張太後不得不敗下陣來。
因為她從其中看到了開成帝的決心和狠辣。誰要是敢阻擋,他絕對不惜大開殺戒。
她歎了一聲。
事到如今,勸是勸不住的。隻是希望陛下的手段溫和一些。
“秀才造反三年不成。那幫讀書人别看叫得兇狠,其實真要讓他們幹點什麼事情,他們沒那個本事。”
噗嗤!
開成帝劉珩突然笑出了聲。
“陛下為何發笑?”張太後很詫異,她有說了什麼好笑的事情嗎?
開成帝劉珩連連擺手,“朕突然想起某人說過,這幫讀書人幹事情是幹不成的,但是他們壞事情卻是一壞一個準。說到底,對付四大書院還得靠着幫讀書人。總不能靠武夫同四大書院打擂台。母後放心,朕心中有分寸,對讀書人朕向來寬厚。”
這話聽聽就罷了。
就憑開成帝要将四大書院拉下神壇一事,就不存在寬厚一說。
張太後乏了。
她知道勸不動開成帝,也知道多說無益,反而壞了母子情分,因此此事就此打住。
她決定不再過問此事。
于是話題一轉,說起了兩位皇子。
“茂哥兒穩重,很有大哥的風範,且管得住牧哥兒。牧哥兒調皮,但是他服管教。這兩都是好孩子,用心培養,必能成材。”
“母後說的是,所以朕下令修建了小學堂。隻等正月十五一過,兩個孩子全都去小學堂讀書。”
“皇子去宮外讀書,本宮不反對。讓他們多出門見見世面,了解一下民風民情,沒什麼壞處。隻是,也不能一杆子将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全盤否定。内書房也是有可取之處。”
開成帝劉很附和道:“母後說的極是。朕也時常說内書房有可取之處,隻是不适合全權負責教導皇子。”
張太後見開成帝好說話,于是就提議道:“陛下可曾考慮将内書房重開,也不必按照過去的規矩辦事。就是,讓皇子皇女們十天半月去一趟,聽聽大儒的學問,或許有增益。”
“母後放心,内書房遲早會重開。朕的閨女過兩年就要讀書,朕可舍不得她去宮外。”
“當真?”
張太後都沒想到,此事竟然如此容易。
開成帝劉珩鄭重其事,“君無戲言。朕欺瞞誰也不會欺瞞母後。”
呵呵!
這話也就聽個樂,千萬别當真。
這些年陛下欺瞞她的事情還少了嗎?
“宮中隻有兩個皇子一個公主,子嗣還是單薄了一些。太子日漸長大,陛下可曾考慮廣開後宮,為皇室繁衍子嗣。”
“母後為何又重提此事?朕早就說過,這事朕不考慮。”
張太後臉色一拉,顯得很難看。
她深吸一口氣,提醒自己莫要動氣。
“并非本宮故意要重提此事,而是朝臣們不放心啊。陛下隻有兩個皇子,終歸是單薄了一些。也不用多納嫔妃,納三五個足矣。你是陛下,是天子,繁衍子嗣是你的責任。”
開成帝劉珩嗤笑一聲,“當初說生下繼承人是朕的責任。如今繼承人有了,又說繁衍子嗣是朕的責任。總而言之,就是逼着朕納妃。可是朕心意已決,母後為何又要提起。朕實不願宮中鬧得雞飛狗跳,更不願意看到三個孩子遭受任何危險。納妃一事,母後休要再提。”
張太後蹙着眉頭,“你就那麼稀罕皇後?”
她很不滿,非常不滿。
葉慈究竟用了什麼手段蠱惑了她的兒子,讓陛下獨寵她一人,連個嫔妃都不肯納。
這個女人着實有些名堂,不安于室,整日裡惦記着插手朝政。莫非想要效仿武曌?
呵呵!
“朕的确稀罕皇後,世上不會有第二個女人讓朕如此稀罕。”
“荒謬!本宮倒是不知,劉氏家族竟然還出了你這樣的情種,先帝他知道嗎?”
“關先帝何事?”
“若是先帝還在,真要懷疑是到底是不是他的種。劉氏家族就沒出過你這樣的人。”
“現在有了。”
張太後連呼荒唐,“無論是劉氏,還是張家,都不曾有過你這樣的人。你簡直是荒唐透頂。陛下,切莫自誤。”
“何來自誤一說。母後不要聽風就是雨。”
開成帝劉珩打死都不會承認他這樣做事離經叛道,是不孝。他就是他,他隻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張太後連連冷笑。
開成帝劉珩歎了一聲,“母後,現在不是開國打仗那會,需要多方助力。也不是天下大亂的時候,更不是權臣壓制皇權的時候。朕無需平衡,更無需妥協。朕的後宮朕說了算。”
張太後冷着臉,“按照你的意思,隻要天下沒亂,沒有權臣當道,你就不用妥協,就可以任性妄為。”
“朕乃天子,憑什麼不能任性妄為。”開成帝劉珩一句反駁,将張太後接下來想說的所有話,全都堵了回去。
是啊!
他是天子。
天子當然是要任性妄為。否則幹什麼做天子。
比起任性,誰又能比得過先帝,日子還不是過來了。
他隻是獨寵皇後一人,比起先帝獨寵袁友仁強多了吧。朝臣們勸不動先帝,憑什麼就認為可以勸動他?
難道是因為他殺的人太少了嗎?
開成帝劉珩嗤笑一聲。
真逼急了他,他也可以大開殺戒。
金吾衛和繡衣衛都不是擺設,诏獄還沒關滿。
哎!
張太後再次歎息,“罷了罷了,你想如何就如何吧。本宮年紀大了,精力不濟,管不了這麼多事情。你想寵愛誰就是誰,你想納妃就納妃,不想納妃也沒人能逼着你。”
“母後生氣了嗎?”開成帝劉珩關切問道。
張太後自嘲一笑,“本宮沒有生氣。本宮隻是看不懂你和皇後。你們這樣的,細數曆朝曆代一個都找不出來。”
開成帝劉珩聞言,頓時嘚瑟一笑,“朕與皇後伉俪情深,不受外界幹擾,後宮太平無事,太子懂事上進,母後應該高興才對。”
“你說的對,本宮理應高興才是。皇後别的方面,本宮不予置評。但兩個孩子是極好的。此事要記皇後一功。”
“多謝母後!”
開成帝劉珩喜笑顔開。葉慈得了誇獎,竟比他自個得了誇獎還要高興。
張太後見到這一幕,心情着實不美。
紫筆文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