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病嬌皇子賴上門

正文卷 第395章 母子争執

病嬌皇子賴上門 我吃元寶 4474 2025-02-21 11:28

  吳道長被押回京城,早已經做好了被五馬分屍,千刀萬剮的準備。

  這一路上,他安靜得很,既不哭喊也不叫怨。

  看他這麼配合,負責押送的金吾衛也沒怎麼為難他。

  眼看京城在望,安靜了多日的吳道長一聲,“如夢如幻,富貴榮華,一切都是泡影。貧道在京城逍遙多年,最終隻是做了一場夢。哎!”

  “吳道長你就别長籲短歎了。人家都說像你這樣的,史書上必定會記載你的名字,你也算是遺臭萬年。說不定幾百年之後,還有人拿你當榜樣,比較先帝死在了你手中。”

  “這話可不能亂說。”吳道長盡管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準備,卻不認可自己害死先帝的罪名。

  他隻是一個道士,他是奉命替先帝分憂。

  先帝頭痛,他奉命煉制極樂丹為先帝分憂,緩解先帝的頭痛症,本是大功一件。

  至于先帝暴斃一事,他自認為極樂丹最多隻能擔三分責任。先帝過世的真相,是因為先帝的身體本就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。

  就算沒有極樂丹,先帝也活不過今年。

  早在行宮那一回,若非皇後娘娘手中的保命丹,先帝已經沒了。如果,先帝真的死于那個時候,哎,他或許不會這麼慘,至少不糊連累師門。

  說到底,他淪落到今日,皇後娘娘也要負點責任。

  當然,他不敢怨怼皇後娘娘,隻敢心裡頭這麼想一想。

  一衆金吾衛齊聲發笑。都已經這個時候,吳道長還惦記着自己的名聲,呸,他現在哪有名聲可言。

  天下人早已經将先帝駕崩一事算在了他的頭上。這也是朝廷上下,所有朝臣達成一緻的意見。

  總得有個背鍋俠吧!

  開稱帝劉珩肯定不能背鍋,朝中諸位大佬也不願意背鍋。吳道長就是現成的背鍋,且名正言順,無從反駁。

  誰讓他煉制出極樂丹,誰讓先帝服用極樂丹。這一切都是吳道長的責任。

  吳道長也知道自己爛命一條,說什麼都是白費功夫,不如省省力氣想一想該如何面對即将到來的死亡。

  開稱帝劉珩要将吳道長淩遲處死,不如此不足以平息他心中的憤怒。這是他身為人子,要為先帝做的最後一件事,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。

  朝臣們并不反對。

  吳道長死就死,和他們沒關系。淩遲處死也不過分,那畢竟是先帝的。堂堂帝王死于極樂丹,是書上記上一筆,名聲不好聽。千百年之後,人們都會指着史書上的元康帝,對人說:看,這是個昏君!吃丹藥吃死的。

  先帝的名聲沒了,吳道長被淩遲處死,不冤。

  但……

  這事卻出現了波折。

  并非朝臣反對,而是張太後那裡有不同的想法。

  開成帝劉珩來到長樂宮,“朕給母後請安。母後這些日子可好,飲食睡眠都還好吧。”

  “本宮很好,勞陛下操心。”

  “母後身體好,朕就放心了。”開成帝劉珩很随意的坐下,吃着宮女送上的點心茶水。

  “吳道長被抓回來,聽聞你要将他淩遲處死?”

  “朕是有這個打算。父皇因他而亡,朕沒有将白雲觀上下誅殺,隻是處死他一人,已經是格外開恩。”

  “處死吳道長本宮沒有意見。”張太後手裡頭拿着一串平安珠,撥弄着。

  她神情平和,緩緩說道:“但是,淩遲處死未免太過殘忍,不如改為斬首。”

  開成帝劉珩蹙眉,他不能理解。

  他很意外,母後為何要替吳道長說情。據他所知,母後同吳道長之間并無交情,來往都很少。

  莫非是有人在母後耳邊胡說八道。

  “朕很好奇,母後為何要為吳道長張目?按理說,就憑吳道長做下的那些事情,将他五馬分屍都不過分。隻是淩遲處死,已經是開恩。”

  張太後眉眼微動,“區區一點小事情你也要和本宮争執嗎?無非是改個方式處死吳道長,并非讓你放過他。”

  “朕隻是想知道為什麼?”

  “上天有好生之德,這個理由夠不夠?”張太後動了火氣。

  開成帝劉珩卻搖頭,“這個理由不夠,無法說服朕。朕想知道,究竟是何人在母後耳邊咬舌根子,竟然要替吳道長說情。還請母後實言相告。”

  開成帝劉珩擺出一副不依不饒的态度。今兒不把話說清楚,他不會退讓半步。

  張太後第一次感受到親兒子當皇帝之後的強勢頑固,一時間她适應不了,還愣了一會。

  她的心情可謂是五味雜陳。

  這是她的兒子啊,過去在她面前哭鬧懇求的兒子,唯獨不曾強勢過。

  那個位置果然能改變人。

  這才半年多的時間,她的兒子已經初露帝王的霸氣和威嚴。再過一兩年,恐怕更不得了。

  屆時,她要是有點什麼要求,豈不是……

  張太後皺起眉頭,心情不太美妙。盡管早有心理準備,但,當這一天真的到來,她依舊難以平靜接受。

  說到底,她還幻想着兒子如同過去那般,隻是以兒子的身份尊重她,而不是以帝王的身份同她談判。

  她自嘲一笑,“罷了,本宮就實話告訴你。的确有人到本宮跟前求情,希望能改判斬首。淩遲處死太過殘忍,隻會顯得陛下小肚雞腸。本宮也認為這話很有道理。”

  “是誰在母後跟前胡說八道?”開成帝劉珩開口就是要殺人的樣子。

  竟然敢背着他,挑唆母後,此人該死。

  張太後全身放松,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,“此人是白雲觀的風雲子,是個得道高人。本宮聽他講經,頗受啟發。”

  開成帝劉珩蹙眉,“白雲觀上下都已經下了诏獄。這個風雲子為何能逃脫金吾衛?”

  “金吾衛上門抓人的時候,風雲子正巧不在。後來他回了京城,托人聯系本宮,本宮報下他,陛下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同本宮翻臉吧。”

  張太後似笑非笑,顯然是胸有成竹。

  問題的關鍵在于吳道長,而不是風雲子。為了一個風雲子,母子翻臉大可不必。這也是張太後的底氣所在。

  開成帝劉珩笑了起來,“母後的長樂宮果然是鐵闆一塊。”

  這宮裡頭多了一個人,他身為帝王,竟然被瞞在鼓裡這麼長時間。

  看來,内廷後宮,有必要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清理活動。

  紫筆文學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