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病嬌皇子賴上門

正文卷 第473章 赈災

病嬌皇子賴上門 我吃元寶 5193 2025-02-21 11:28

  西北連續兩年大旱,災民無數。

  眼看着旱情得不到緩解,欽天監都說看不到西北下雨的趨勢。如此下去,怕是災民會變成了亂民,暴民。

  皇後娘娘葉慈在這個時候,終究是啟動了她的基建大業。

  “招募災民修路。不能一味赈災,長期的赈災隻會養出惰性,不用幹活就能吃飯,誰還會願意幹活。萬一有一天,朝廷不在赈災,或是赈災不及時,這幫吃慣了赈災糧的百姓就會變成暴民。

  所以,必須以工代赈。幹活的百姓,可以獲得白米白面,不幹活的百姓隻能靠清湯寡水甚至摻着沙子的糧食活命。兩邊一對比,不願意幹活的人也會選擇幹活。

  傳統的赈災方式,雖然有效,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西北的幹問題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緩解。或許是明年或許是後年。不能指望老天爺,就隻能指望我們自己。修路需要大量的人員,這些災民就是現成的勞動力。既赈了災,又修了路。”

  “錢從何處來?戶部恐怕不會輕易掏出這筆錢。就算戶部肯掏錢,也很有限。”

  “從銀行貸款。”

  葉慈的辦法很幹脆,“等路修好後,在關鍵處設卡收費還貸款。銀行可以派人監督。如此一來,還能解決一部分退伍軍人的就業問題。陛下,辦法有很多,就看你敢不敢做。”

  “朕有何不敢!”

  夫妻二人商量妥當,又經過近半個月的朝議,這件事情終于确定下來,官員們開始出動,分批約束災民,安置在各個路段,開啟了開成朝轟轟烈烈的修路大業。

  不僅北方要修路,南方也要修路。

  隻要災情一天沒有得到緩解,修路大業就不會停止。

  兩年災情,很多災民湧到了京城。于是乎,在京城城外也開啟了修路工程。

  要麼就是将道路擴寬,要麼就是修建新的道路。

  太子劉義懋休假一個月,不在皇宮,而是去了城外以工代赈辦公室曆練。

  這兩年他長高了不少,面龐還是很青澀,個頭快要趕上成年人。

  京城赈災辦負責人是工部的龐侍郎,太子每天跟在龐侍郎身邊學習。

  出宮的時候,父皇母後提醒過他,多看少說,學習經驗教訓,等回到皇宮必須寫出一篇言之有物确實可行的總結書。

  任務不可謂不繁重。

  ……

  葉二郎親自監督着将一批陳糧運往工地,交到龐侍郎的手中。

  看見太子也在龐侍郎跟前,他趕忙上前行禮。

  孝期已過,如今他在少府當差。

  前段時間,宮裡頭下旨賜封他為忠誠伯。

  葉家的爵位又回來了。

  簡直是喜極而泣。

  雖說隻是一個伯爵,卻是一等伯,可以傳承五代人。

  皇後娘娘果然沒有忘記葉家。

  朝臣對此也無異議。

  那是皇後娘娘的兄長,嫡親的兄長,賜封爵位乃是應有之理。遲了将近十年,葉家才等到這個爵位,算了不和葉家計較。

  反正平武侯葉懷章早就死得不能再死。

  葉二郎這人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是不錯的,比起葉懷章那個棒槌強多了。

  “忠誠伯不用多禮。”太子劉義懋客氣道:“孤在此地曆練,一切單憑龐愛卿吩咐。忠誠伯不用顧忌孤,孤現在隻是學生,學習為主。”

  “謹遵太子殿下吩咐。”

  葉二郎還是很激動的,他很少有機會見到太子。雖然他兒子也在京師小學堂讀書。

  皇後的态度不好拿捏。雖然皇後娘娘給了葉家爵位,可是并沒有經常召見葉家人。

  就連他老婆徐氏一年到頭能進宮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。

  他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打量太子的模樣,像,真像。和皇後娘娘真的很像。

  盡管太子稱呼他為忠誠伯,而不是舅舅,他依舊興奮不已。

  順利交接完糧食,葉二郎也不逗留,啟程回京城。

  京城今非昔比,多了很多房子,多了很多很多的人。

  房價飙漲,房租也跟着水漲船高。

  城外的天門書院一帶,俨然成為新的人口中心。

  經過書院附近的時候,他看見又多了一排的商鋪。還有大批學子在排隊。

  “又到了一年招生季,天下學子都湧入京城,隻為求天門書院一個入學資格。”

  “今年的大比,天門書院得中二十三個進士,名聲大振。”

  也就難怪天下學子趨之若鹜。甚至有學子在此地租住将近三年,年年參加入學考試,考不中,卻依舊不肯放棄。

 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啊!

  這是鈔能力精神吧。

  沒有錢,還想在京城租住三年帶吃喝結交遊玩,那是不可能的。

  果然還是鈔能力最為強悍。

  災情在持續,赈災也在繼續。

  開成十年,旱災依舊看不到緩解的趨勢。朝廷在以工代赈的基礎上,開啟了大規模的移民措施。

  海外有島,島嶼頗大,容納千萬人口不在話下。

  朝廷下定決心,用移民開發島嶼。海商銀行貸款三千萬給朝廷,用作移民用。

  随着第一批十萬移民上島,商人也随之而動。

  大量的西北災民,通過步行,四輪馬車,獨輪車……各種方式,從西北湧到沿海,再從碼頭登船,由海軍護送至大島。

  短短時日,大島已經多出了一座城池。雖然簡陋,卻勃勃生機。

  大島資源充沛,一片片的森林被砍伐開墾,土地肥沃,一年兩熟不成問題。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。

  這對于飽受四五年旱災傷害的災民來說,大島仿若世外桃源,隻要肯下力氣,再也不用發愁吃的喝的穿的。

  朝廷仁義啊!

  陛下仁君!

  無數災民跪在海岸線,面朝京城方向,連連磕頭。

  是朝廷是陛下,讓他們有了活命了機會。

  開成帝劉珩花費巨資,又是搞基建修路,又是移民,遭遇旱災數年的西北因此沒有爆發民亂,堪稱奇迹。

  絕對是奇迹。

  曆朝曆代,但凡一個地區連續旱災四五年,早就烽火連天,暴民肆虐。

  但是在開成帝這裡,出現了奇迹。

  旱災沒有引起暴亂,朝廷在西北的基本盤依舊能維持,沒有殺官造反。

  盡管有野心家,還有邪教在西北作祟,蠱惑人心。但在朝廷有力的赈災手段和移民手段之下,這群野心家全都铩羽而歸。

  聖君!

  “陛下乃聖君!”

  “陛下賢明!”

  沒有什麼功績趕得上災情持續多年卻無暴民作亂,以至于武将們都沒用武之地更為聖明。

  開成帝劉珩當得起明君!

  朝臣痛哭啊!

  他們隻是太激動了,喜極而泣。

  紫筆文學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