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5章 絕食?
蕭默咬唇不語,眼裡卻已經泛出了淚光。
果然他心裡有事!
孟映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。
蕭默得的,可能是心病。
「蕭默,你和姑姑說,到底哪裡不舒服?你放心,咱們倆之間的對話,我連我相公都不會告訴。你若是還不放心,我給你發個誓也行。」
「姑姑——」蕭默的眼淚流下,流到了鬢角裡。
孟映棠拿著帕子輕輕替他擦拭眼淚,「就算天塌下來,還有個子高的頂著。況且,天還沒塌下來。誰小時候,沒有闖點禍呢?別說你這麼大了,我比你大幾歲的時候,打碎了一個碗,都覺得自己沒法活了。」
當時過不來的檻兒,事後想想,也不過如此。
「姑姑,我沒有闖禍。但是,我不想活了。」蕭默神情愴然,面如死灰。
孟映棠看得心裡一驚。
蕭默一直都是活潑的性子,無憂無慮。
孟映棠沒有想到有一日,從他臉上能看到這種生無可戀的模樣。
「是擔心你父王嗎?」孟映棠小心翼翼地問。
「……不是。姑姑,你別問了。」蕭默咬唇。
「別咬了,要出血了。」孟映棠拍拍他的手,「好,我不問了。但是不管發生什麼事情,咱們慢慢解決,不能拿著自己的身體開玩笑。你告訴姑姑,你是不是沒有生病,隻是……絕食?」
不生病的話,沒道理吃什麼都吃不下,除非自己不想吃。
「是,我沒病,但是我活不了了。」蕭默哭著道,躺在枕頭上不斷搖頭,情緒激烈,「我活不了了,姑姑。」
孟映棠看得心裡酸澀難忍。
這是發生了什麼事情,讓那麼活潑的孩子變成現在模樣?
她腦海中湧現出無數的猜測。
下人脅迫?闖了大禍?
可是各種猜測,又都說不通。
孟映棠心裡著急,面上還不敢顯露出來,隻能慢慢開解他。
「蕭默,你遇到的難處,真的解決不了嗎?就算是需要皇上解決,我也幫你去求他,好不好?你知道的,即使我相公不行,還有王岑(裴遇)呢,對不對?」
「解決不了,誰也幫不了我。」蕭默淚如雨下,忽然用力抓住孟映棠的手,「姑姑,別告訴任何人我裝病的事情,就讓我去死。我死了就清凈了!」
「我當年遇到周賀的時候,他也想尋死。」孟映棠道,「隻是那時候,他以為我是壞人,以為我要害他,要他祖父妥協。說實話,那時候,就算他堅持,我無力說服他,讓他真的……我也敬佩他,小小年紀,為了心中正義,以身殉道。」
「可是你不一樣。蕭默,人固有一死,或重於泰山,或輕於鴻毛。你出身宗室,受天下百姓供養,錦衣玉食長大。這幾年,我同你一起讀書,看著你一點點懂事,成長,優秀,盼著你大放異彩那一日。」
「我甚至聽不得人說你一星半句不好。甚至別人說你父王不好,我都想,你父王隻是貪玩了一些,可是日後你們魏王府有你,至少在你這一輩,可以讓王府繼續富貴下去。」
「我還想,日後你和那些遊手好閒的宗室子弟肯定不一樣。倘若將來有機會,周先生能再開啟變法之路,我盼著看到你和周賀,成為他的左膀右臂,共同推動變法,青史留名。我隻恨自己是女子,但是也已經做好準備,願意為推動變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。」
「蕭默,你不能因為現在遇到事情,就自暴自棄。那不是你一個人的生死,可能是天下許多百姓的希望。你不懂,你生而富貴,你的小小舉動,可能就會影響幾十,幾百,甚至成千上萬的家庭。」
「不說變法,就說王府背後,又關係到多少人?」
「你若是不在了,王爺現在這樣,倒是不知道痛苦了。可是你要王妃娘娘怎麼辦?你和淩姐,是她僅有的兩個親骨肉。你是世子,身上承載了她對未來幾乎所有的希望。」
蕭默本來聽得還好好的,結果聽到常王妃,情緒忽然激動起來。
「我為她想,她為我想過嗎?如果她真的把我當成唯一的希望,為什麼要置我於現在境遇!」
是常王妃!
事情的癥結,和常王妃有關。
孟映棠心中有什麼呼之欲出,但是她心裡默默祈求上天,不要是她猜測的那種。
否則對蕭默來說,何其殘忍!
然而她也明白,她多半,是猜出來了。
蕭默不會說的。
因為那涉及到了他的父母,他最親近的兩個人。
孟映棠抿了抿唇,有些艱難地開口:「蕭默,你不用說什麼。你聽我說,如果我說得對,你就點點頭。」
蕭默緘默。
「你知道了王爺中毒的一些事情,和王妃娘娘有關,對嗎?」
蕭默沒有點頭,淚水卻不斷從眼角滑落。
孟映棠知道她猜對了。
她喉頭哽住,一時之間也說不出話來。
這時候,她又能說什麼?
什麼都是蒼白無力的。
她代入蕭晏,其實也有一種厭世感。
母親要殺父親,兩個他最愛的人……他怎麼辦?
他不能忍受別人毒害他的父親,大概也曾在心裡無數次發誓,找到真兇之後,要手刃仇人,替父報仇。
可是忽然之間,他不知道怎麼得知了真相,知道了那個在自己心裡已經被淩遲過無數次的真兇,原來是自己的母親。
那個懷胎十月誕下他,辛辛苦苦養育他,無微不至照顧他的母親!
父母反目,母親痛下殺手,父親生死未蔔?
這件事,放在任何一個自以為擁有幸福美滿家庭,父母恩愛的孩子面前,都是極大的挫折。
孟映棠有些無力。
她真的不知道,該怎麼安慰蕭默。
因為她甚至,也不知道該怎麼做。
她理解了蕭默。
她隻能握緊蕭默的手,紅著眼圈道:「姑姑知道了。不怪你,蕭默,姑姑懂了。」
蕭默淚流滿面,「姑姑,我死了,就不會再痛苦了。」
他夾在父母之間,無論動或者不動,做什麼,怎麼做都是錯的。
倘若死亡能帶走這一切糾結和痛苦,那似乎,死亡也變得期待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