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病嬌皇子賴上門

正文卷 第467章 小學堂

病嬌皇子賴上門 我吃元寶 5428 2025-02-21 11:28

  過了正月十五,京師小學堂開學。

  兩位皇子在内官的護送下來到小學堂。

  皇太子劉義懋深吸一口氣,回頭,吩咐跟随的人都退下,他要帶着二弟獨自前往學堂。

  “這……”

  内官猶豫。

  “其他家長也隻是将自家小孩送到校門口。你們莫非是在擔心我的安危嗎?”

  “那我們就送到此處,下午放學之時再見。”

  “就這麼說定了。二弟,我帶你入學。”

  兩兄弟牽着手走進校門。校門口有四個門房守着,說是門房其實都是一身武藝的侍衛。

  還有老師站在校門口迎接第一批學員。

  順利入校。

  “你是太……”

  “噓!”

  眼前這小子,是張家的兒郎。張五郎的長子張去病。

  他曾跟随父母進宮請安,還和太子二皇子一起玩耍過。原本父親還想送他進宮做伴讀,那想到一轉眼的功夫内書房就沒了。

  沒想到,竟然會在學堂相遇。

  劉義懋盯着張去病,語氣嚴厲,“不許喊破我的身份。若是有人問起,就說我是宗親。”

  張去病抓抓頭,“可是,應該有不少人見過你們吧。”

  “見過我們的人不多,或許有那麼幾個。總而言之,要是我和二弟的身份被人知曉,我就算在你頭上。”

  張去病張口結舌,一副很委屈的樣子,“我可是什麼都沒說。”

  “大哥,我們快去教室吧。”

  二皇子對于兩人的談話一點興趣都沒有,他現在隻好奇新學堂新教室還有新夫子。

  來之前,他已經訓練了好幾天了。

  如今他是張口大哥,閉口大哥,絕不會說出太子哥哥四個字。

  好多人啊!

  比内書房熱鬧多了,一定很好玩。

  牧哥兒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掙脫大哥的手,去結識新夥伴。

  太子劉義懋當然不放心二弟獨自行動,他親自将牧哥兒送到教室,親眼看着他坐下來才離開。

  咦?

  他竟然和張去病分在了一個班,老師還将他們的位置安排在一起。

  劉義懋:“……”

  張去病則是嘿嘿嘿的笑,笑得樂不可支。

  見太子看過來,他又趕忙捂着嘴,一副保證确定肯定不會透露對方身份的模樣。

  一個班二十個學生,不算多,也不算少。

  比起内書房肯定是多的,但也熱鬧。

  人生百态!

  還沒開始上課,太子劉義懋似乎就理解了這句話。

  有帶書童來上學的,結果被擋在了校門外,一個人哭哭啼啼走進教室。

  有一邊吃東西一邊抱怨的。

  有人就像是小霸王一樣,剛來就開始拉幫結派。

  也有獨善其身,誰都不搭理的。

  如果是在内書房,這樣的場面他是看不見的。内書房規矩大,任你多大的脾氣,到了内書房都得老老實實。

  但是在這裡不一樣,老師還沒進教室,教室裡亂哄哄的,有人跑來跑去,有人叽叽喳喳,就跟外面的菜市場似的。

  劉義懋覺着挺有意思。

  宮裡頭的人仿佛隻有一張面孔,很是無趣。不像教室裡的同窗,各色性格可以窺見。

  張去病悄聲同劉義懋說道:“那個咋呼得最厲害的小胖子,是鎮國公的玄孫。”

  劉義懋吃了一驚,“鎮國公的玄孫都這麼大了嗎?”

  “我聽我爹說,鎮國公已經是古稀之年,有這麼大的玄孫也不奇怪。那個誰都不搭理的瘦子,你猜猜是誰?”

  劉義懋還真猜不到。

  “他是誰?”

  張去病嘿嘿一笑,似乎是想看劉義懋的笑話。笑到一半才醒悟過來,眼前的人當朝太子,貴不可言。

  他連忙收斂了笑容,悄聲說道:“那人可有來頭了。他的母親是袁太妃。”

  嗯?

  劉義懋愣住,“你是說他是我的十四叔?”

  張去病點頭,“對哦,論輩分你要叫他十四叔。”

  劉義懋頓時苦笑不已。

  皇室宗親,雖說每年大年三十的時候會有家宴。但,像袁太妃這類的人,一般是不會進宮的。

  袁太妃不會進宮,她的孩子自然也不會進宮。

  難怪劉義懋沒把人認出來。

  按理說,這位十四叔應該就藩。不知袁太妃得了誰的指點,竟然主動請辭,不要封地,也不就藩,就老實待在京城,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活動,靠着爵祿生活。

  也因此,此人才會出現在京師小學堂内,還和劉義懋做了同學。

  張去病就和他爹一樣,是個機靈的孩子。

  張五郎回京後也沒閑着,三天兩頭帶着孩子出門做客,結交人脈。還有什麼比青梅竹馬更深厚的感情。

  就比如張五郎同開成帝劉珩一起長大的情分,這是别人比不了的。

  别看張去病回到京城還不到一年的時間,卻将京城勳貴高官,豪門外戚認了個七七八八。

  這方面劉義懋顯然不如。

  但他腦瓜子聰明,記憶力好。好多人他雖然沒見過,但他知道朝中有這麼一号人物,也知道此人擔任什麼差事。

  結合張去病的介紹,很快劉義懋就将一個班的同學和他們的老子對上了号。

  等到老師到來,正式開課的時候,劉義懋已經認全了全班同學,包括他們的家世背景來曆出身房頭全弄清楚了。

  不得不說,張去病真是一個合格的“伴讀”。張五郎培養兒子,也是花了大心思的。

  第一堂課沒什麼意思,隻是教導大家遵守學堂的規矩。

  第二節課有點意思,竟然是教導算數。

  ……

  中午在食堂用餐,不分貴賤,不分身份,都是一樣的飯菜,想要開小竈,不好意思沒有。

  “想開小竈啊,等你們以後考入天門書院就可以開小竈啦。天門書院的小竈據說很好吃哦,各種口味都有。”

  “我們什麼時候能考取天門書院?”

  “年滿十二周歲就可以參加天門書院的入學考試。”

  下午兩節課,外加半個時辰的活動時間,然後就放學了。課程很輕松,第一天上課功課也不多。

  放學時間,校門口擠滿了人,全都是來接學生的仆從,亦或是家長。

  分班出校門,确保每個孩子都送到正确的人手中。

  内官翹首以盼,先接了二皇子劉義牧,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太子劉義懋才從學堂出來。

  “兩位殿下快上馬車,皇後娘娘都等急了。”

  ------題外話------

  四月最後一天,求月票!

  月票沖沖沖。

  祝大家節日快樂!

  紫筆文學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