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病嬌皇子賴上門

正文卷 第188章 針尖對麥芒(二更)

病嬌皇子賴上門 我吃元寶 7146 2025-02-21 11:28

  “荒謬絕倫,一派胡言。這幫鬧事的舉子,有一個算一個,統統取消此次大比資格,領頭者革除功名。”

  左都禦史邱大人當着元康帝的面,口吐芬芳,大發雷霆。

  為什麼?

  因為這幫舉子指着禦史台大罵國之蛀蟲。

  他身為左都禦史,禦史台老大,若是不将這幫鬧事的舉子狠狠收拾一頓,豈不是對不起自己這身官皮。

  一幫還沒當官的舉子,竟然敢挑戰官威,若是不嚴懲,将來必然會有人有樣學樣,整個天下真要亂套了。

  “邱大人火氣不要這麼大嘛。舉子們敲登聞鼓縱然不對,可他們一片赤誠之心卻也不能被忽略。最近,你們禦史台的确有些過分了,逮着幾本雜書大肆彈劾。不知道的人,還以為你們禦史台集體沒事幹,故而沒事找事。”

  次輔崔大人陰陽怪氣,少不得借機敲打嘲諷。

  左都禦史邱大人吹胡子瞪眼,“怎麼着,崔大人認為這幫舉子鬧事,瞧登聞鼓還有理呢?簡直荒唐。莫非是崔大人給了這幫舉子鬧事的膽量。”

  “胡說八道!邱大人,莫要肆意攀扯。盡管你是左都禦史,本官身為次輔,不是你可以肆意妄為的對象。”

  左都禦史邱大人呵呵一笑,“崔大人最好别阻攔本官。陛下,微臣懇求下旨嚴懲這幫鬧事的舉子。”

  “陛下,邱大人分明是在挾私報複,正好應證了鬧事舉子們說那句失去了公心,全是一片私心。士林敗類就藏在朝廷,就藏在天下官員中,此話果然沒錯。微臣懇請陛下下旨嚴查禦史台,這些年他們彈劾百官,其中恐怕有不堪言之目的。”

  次輔崔大人也不是好惹的,直指禦史台公器私用,彈劾百官是假,打擊報複是真。隻要不順他們的意,就搞個彈劾,朝堂黨争皆因禦史台而起。

  左都禦史邱大人氣得嗷嗷大叫,他和姓崔的勢不兩立。

  兩人針鋒相對,針尖對麥芒,當着元康帝的面争論不休,其他人皆冷漠看待。且等他們吵架吵完了再說。

  元康帝對于兩個臣子吵架,不置可否,始終不發一言,沒有出言制止。

  他手裡正正捧着一本書,雜書《鏡花緣》第一冊。

  手邊則放着舉子們的奏本,上書請朝廷驅逐蠅營狗苟之輩,還天下朗朗乾坤。

  《鏡花緣》别看是本雜書,但也是一本合格的。劇情高潮疊起,節奏明快,遣詞用句很是優美,每一章還配一到兩首酸詩。

  顯然,寫作之人用了心思,其才華皆在這本書中展現。

  “武清縣還是有讀書人嘛。”

  元康帝感慨了這麼一句。

  方内監微微一躬身,“陛下英明。武清縣過去文風不盛,隻因地處山區,土地貧瘠,當地民衆貧困所緻。”

  “那地方很窮嗎?”

  “不算最窮,卻也算不得富裕。”

  哦!

  元康帝沒再說話。

  隻是……

  大殿内怎麼突然安靜下來,吵架啊?繼續吵架啊!

  難道是吵完了嗎?

  元康帝透過書本,朝堂下一看,咦,朝臣們都盯着他看,且一臉不可思議的模樣。

  左都禦史邱大人更是一副備受打擊的樣子,仿佛發生了天塌地陷的大事。

  “諸位愛卿怎麼都不作聲了?朕想聽聽各位愛卿的意見,你們不說話怎麼行。”

  “陛下在看《鏡花緣》?!此乃大逆不道之邪書,究竟是誰将此書呈在陛下跟前,此人必定包藏禍心,理應拉出去斬首。”

  左都禦史邱大人一臉痛心疾首,痛恨不已。張嘴就是斬首。

  元康帝就有點不高興了,“此書是朕想看,吩咐内侍監購買。邱大人莫非是想斬首朕?”

  “微臣不敢!但,陛下乃天下之主,豈能看着等邪書。”

  “是不是邪書,看了才知道。你們禦史台逮着這本書大肆抨擊,恨不得将寫書的人大卸八塊。你們讓朕下旨,朕總得看看裡面的内容吧。連内容都不明了,就胡亂下旨,此乃昏君所為。朕非是昏君,莫非愛卿是庸碌之人?”

  “陛下言之有理。邱大人實在是小題大做。”此輔崔大人趁機上眼藥。

  邱大人橫眉冷對,“陛下,臣不是庸碌之人。臣一心為國為民,隻是言辭激烈了些。”

  “你也知道自己言辭激烈。一大把年紀,以後說話謹慎些。不就是敲登聞鼓,朕都不着急,愛卿何須着急。”

  元康帝态度平和,繼續看雜書。

  并示意幾位愛卿繼續商讨,最好是當場商量出一個結果。

  崔大人大聲領命,還沖邱大人笑了又笑,似乎是在嘲笑對方的愚蠢。

  邱大人冷哼一聲,不與蠢貨一般見識。

  和稀泥首輔溫大人出列,“既然陛下讓我等商量出一個章程,大家都說說吧。這幫舉子敲登聞鼓,肆意辱罵朝廷命官,的确膽大妄為。但,一片赤誠之心,也需我等重視。”

  “依着首輔大人的意思,舉子們鬧事就算了?簡直荒謬!”左都禦史邱大人一天不怼人,就不舒服。

  溫大人捋着胡須,也不介意對方的态度,“罰,肯定要罰,但必須掌握好其中分寸。像是革除功名,就不必了。讀書不易,大家都是經曆過的。可不能寒了天下舉子的心。

  且,此次事件必然會傳遍天下,将來史書上也會記上一筆。若是邱大人無所謂擔上酷吏的名聲,你盡管自行其是。”

  處置幾百個鬧事舉人,若是過分嚴厲,史書必然要記上一筆,酷吏的名聲跑不掉。

  何必呢?

  身前身後名!

  陛下都不甚在意,神為你官員卻要喊打喊殺,不至于。

  同時讀書人,理應得饒人處且饒人。說不定将來還有機會同朝為官。

  崔大人噗嗤笑出聲來,“也難怪邱大人惱怒,這幫舉子太不懂事,竟然指着禦史台罵不幹正事。不過,眼下西北正在用兵,北方連日大雪壓垮了不少民房,南方部分地方旱災以至于冬小麥或許會絕收。

  這一件件一樁樁,在舉子們心目中比區區一本《鏡花緣》嚴重多了。你們禦史台不關心戰事,不關心災情,隻盯着雜書彈劾,未免太閑了些。難怪連參加會考的讀書人都看不下去了。”

  “一派胡言。本官不曾想到崔大人竟然如此短視。這不僅僅是一本雜書的問題,這關系到天下教化,關系到士林名聲,關系到天下官員的名聲。如何重視也不為過。”

  “可是,那幫鬧事的舉子卻認為你們不能代表天下士林,甚至可以說天下士林的名聲敗壞,其中有你們一份功勞。人家可不認為區區一本雜書就能毀掉士林名聲。”

  崔大人針鋒相對,絕不落下風。

  這個時候,元康帝粗略地看完了《鏡花緣》第一冊,心情有點複雜。

  這本書有沒有敗壞士林名聲?

  有!

  肯定有!

  有沒有禦史們說得那麼嚴重?

  沒有!

  這個絕對沒有。

  區區一本雜書,看的人多是閨中女子,閑來無事的太太夫人們,或是識字的小老百姓,影響力哪裡比得上四書五經。

  再說了,天下識字的人很少。

  以人口比例來算,那是相當少。

  很多做生意做得忒大的商賈,有錢吧,依舊不識字。最多也就認識自個的名字,商品名稱,1貳叁之類有限的幾個字。讓他們看書寫文章那是不成的。

  識字率擺在那裡,區區一本雜書根本不足為慮。

  真正将這本雜書推向廣大市場,推向全天下的人,不是清河書坊,不是盜版書商,而是這幫禦史。

  禦史們一鬧騰,而且鬧出這麼大的動靜,大家都會好奇這本書的内容。

  以至于,禦史們彈劾的同時,《鏡花緣》徹底火了,賣爆單了。各個盜版書商都在加印。

  反而是正版書商,沒吃到多少好處。

  一家正版,幹不過千百家盜版啊!

  不過,清河書坊的名聲算是打出去了,也算是有了個大好處。從今以後,清河書坊出版的雜書,必然會有更多的購買者。

  元康帝很想說,這幫禦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。本事一本流傳于閨閣的雜書,鬧到現在,讀書人也在看,說書人也在說,市井小民都在議論。

  至于書中内容影射,哼……

  葉慈啊葉慈,清河書坊若非葉慈是幕後老闆,元康帝現在就下旨查封。

  事關葉慈,元康帝有些拿不準分寸。

  罰重了不行,罰輕了又起不到作用。

  方内監的想法和張皇後如出一撤,“陛下,可否讓清河書坊出一本合适的書籍。”

  “合适的?”

  什麼叫做合适的?

  “自然是宣揚清官為民做主。”

  “有清官就有貪官污吏。”

  “可是百姓喜歡看清官為民做主的故事。”

  此話言之有理。

  清官為民做主的故事,能流傳上千年,就證明這類故事有着廣闊的市場,深得百姓喜愛。

  “準!”

  元康帝想通了,這個辦法好啊。

  幾位朝廷大佬還沒商讨出一個章程,元康帝卻不勝其煩。

  “帶頭鬧事的幾個人抓起來,到金吾衛喝幾天茶水。等事情平息之後再酌情放出來。革除功名取消參考資格就不必了。但,帶頭鬧事之人不可錄取為一甲,二甲前二十名。”

  不能進二甲前二十名,便是絕了入閣的機會。這個懲罰,究竟是重,還是不重。

  “邱愛卿,管好禦史台。”

  “陛下,事關天下教化,難道就此放過嗎?”

  “那你想如何?”

  “此事因定王而起,臣以為定王難辭其咎,請陛下下旨嚴懲定王。”

  元康帝輕輕敲桌面,沉默。

  一時間,大殿内氣氛頗為緊張。

  “此事再議!”元康帝一句話,意味着這件事還沒完。

  紫筆文學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