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女福妃別太甜

第113章 她會錯意了?

農女福妃別太甜 橙子澄澄 3003 2025-06-09 14:28

  

  第113章她會錯意了?

  兄弟倆頓了下,臉上閃過不自在,「謝什麼?」

  「吵的這一場,你們練習很多遍了吧?」女娃兒笑眯眯擡頭,眼睛亮晶晶的。

  「……」柳知秋撓撓頭,抱怨,「我就說囡囡肯定會看出來,你還非不信!」

  柳知夏哼笑,「那是因為你演得太浮誇。」

  「我怎麼浮誇了,明明是你表情語氣不到位!」

  「不信你再演一遍讓大家評論評論?」

  「演就演!怕你啊……」話脫口而出,柳知秋才後知後覺不對勁,扭頭往後看。

  被院子中央端著小馬紮啃著白饅頭看戲的觀眾嚇了個懵。

  真悠閑,自家倆孩子吵得臉紅脖子粗眼看就要打起來的架勢,他們還能淡定啃饅頭,看得津津有味。

  「爺奶爹娘,大伯大伯娘!你們就在旁邊幹看啊?」

  「不看著你想我們幫忙咋滴?」他老爹笑得很賤。

  「不幫忙至少勸個架吧?」

  「勸什麼,不是沒打起來麼。」這是他親娘。

  沒好戲看了,啃完饅頭,觀眾們自動散席。

  「……」柳知秋突然覺得很憂傷。

  緊跟著後腦勺就被拍了下,「笨蛋。」

  「大哥!」

  有個玻璃心的弟弟,柳大哥很無奈,「我是你哥,我還能真欺負你?」

  柳小弟臉紅了一下,撲到他哥背上,「哥,你都不說欺負我了,平時你再多讓讓我?偶爾給我欺負下嘚瑟嘚瑟?」

  「滾你丫的!」

  「不滾!」

  「柳知秋你給我下來!」

  「不下,剛說不欺負我,轉頭就吼我了!」

  ……被落在後面的柳玉笙,神情有點獃滯。

  她以為倆哥哥一大早耍寶是為了逗她開心。

  難道,是她會錯意了?

  用過早膳後,柳大夫婦帶著一雙兒女,柳二一家三口也背上一堆禮品,準備出門。

  柳老爺子抱著柳玉笙直把人送出門口還不想放。

  「囡囡,去那邊玩會就回來啊。

  「知道了爺爺,我住兩天就回來。」

  「要住兩天啊……」老爺子暗自嘀咕,覺得兩天好久。

  「爺爺奶奶,這兩天就你們兩個在家,要照顧好自己,我在竈房櫥櫃裡放的養生茶你們要記得喝。家裡重活別幹,留著等我爹跟二叔回來了再幹。要是有什麼事情就去找村長爺爺,別怕欠人情,人情我回來了會還……」

  聽著小孫女跟個小大人似的念叨叮囑他們,老爺子跟老婆子心裡越發不舍。

  每年孫女回外家的時候他們就覺得日子最難熬。

  「囡囡,要不在外家住一天算了?爺爺明天拉牛車去接你,讓你爹你娘他們多住幾天就行。」

  柳大夫婦在旁哭笑不得。

  「爹,咱兩天就回來了,你就甭折騰了,要你真自個拉車去接囡囡,囡囡還得窮擔心。」狠心把女兒抱過來,柳大拉著媳婦、兒子逃似的飛奔,「行了別送了,我們自己去搭車!」

  被冷落在一旁的柳二有點不甘心,湊到老爹面前,「爹,我跟杜鵑、知秋也走了,您跟娘有沒有什麼要交代我的?」

  「沒有,趕緊走,腦袋長那麼大,礙眼!」老頭子氣哼哼背著手回屋。

  「趕緊走趕緊走,真是,臨走還要氣你爹一回。」柳老婆子也返身走了。

  柳二磨牙,「媳婦,回頭咱也生個囡囡!」

  「你說你這臭德行,兒子就跟你學的不著調!」杜鵑憋著笑,把手上大包小包全掛在自家男人身上,「瞧爹娘被你氣的,我這算是給爹娘出口氣。」

  「……」

  柳知秋在旁,則直接給自家老爹翻了個白眼,「爹,您就別折騰了,一大把年紀了才來生娃,早幹什麼去了?將來娃生出來,您給帶出去,人家還以為你們是祖孫呢。」

  柳二沉默了下,脫了鞋子就追著不省心的兒子打。

  「孩他爹,慢點,慢點,小心包裹掉了!」杜鵑在後頭,扶額直叫。

  一路雞飛狗跳。

  坐李大家的牛車到達鎮上,再從鎮上轉搭牛車近一個時辰到達涼水村。這裡,就是陳秀蘭娘家,柳玉笙外公外婆所在的村子。

  山清水秀,鳥鳴花香,長河環繞。村莊很漂亮。

  牛車剛進村口,就已經有人認出陳秀蘭,紛紛扯著嗓門打招呼。

  「喲,秀蘭這是回來看你爹娘來了?」

  「你們夫妻看起來沒什麼變化呀,好像不會老似的,樣子還跟前幾年都一樣。」

  「這是你們知夏跟囡囡吧?知夏又長高了不少,囡囡也越長越俏了。」

  跟著娘親的介紹,喊了一路的三姑婆表舅公,到得陳家院門外,嘴巴都幹起皮了。

  應該是有村子裡腳程快的人先一步通知了陳家,柳玉笙他們到的時候,陳家兩老已經等在院門外。柳知夏跟柳玉笙,齊齊叫了聲外公外婆。

  陳老婆子立即上前把柳玉笙抱了起來,嘴裡哎呦哎呦的跟娃親香,「又快一年沒見了,讓外婆掂掂,咱囡囡重了沒有。」

  「個頭都比去年漲了好多,哪能不重呢。」陳秀蘭邊笑,邊拿下車上的包裹,一行人進了門。等院門關上,坐在堂屋,陳老頭才瞪起眼睛,「咋又拿那麼多東西來呢?都說了現在家裡什麼都有,大老遠的路,帶著東西也不嫌折騰。」柳大憨厚一笑,「沒事,不折騰,我們一路都是坐車過來的。沒走幾步路,不費力氣。」

  「那也太破費了,沒必要買這些東西。」陳老婆嗔道。陳秀連忙解釋,「這些禮品大多是人送的,我們就往裡添了一點點,東西都拿來了,給你們就留著。來的時候,我婆婆還特地叫我多帶一點。一年到頭的也回來不了幾趟,好容易回來了,總要孝敬孝敬爹娘。」

  「這些東西爹娘留一份,剩下的讓大哥跟大姐分一分。」

  陳家三個孩子,陳秀蘭上面還有一個哥,一個姐,都已成家。

  大哥陳啟明娶的是本村的姑娘,大姐陳秀英就嫁在臨近隔壁村,陳秀蘭嫁得最遠。

  聽到是親家母讓帶上的禮物,陳老婆子又嗔了陳秀蘭一眼,「你說你,都做人媳婦這麼多年了,婆婆明理客氣,你也不能老那麼不懂事。說讓你拿你就拿呀。這麼些東西摺合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銀子了。」

  (本章完)

  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